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庄子之道: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
2015-09-11阅读:967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提倡一种心灵的修养和自我的宁静,提倡一种人格,一种心灵的超越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庄子的思想在《逍遥游》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逍遥游》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如何解决自由的问题。这个自由包括:人生的超越和自然的统一。我们刚才谈到了,人类面临众多的困惑和困境,集中表现在“人为物役”,也就是人为身外之物所奴役,庄子提出了一个命题叫“物物而不物于物”,也就是我要超越外物而不被物欲所控制。庄子谈到了人类创造了万事万物,这些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但是,人创造了这些,绝对不能反客为主,被物所奴役。庄子认为解脱困境和困惑的关键是解决“有待”和“无待”的矛盾。什么叫“有待”?就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庄子说有一种大鸟叫鲲鹏,这种鸟可以飞得很高,但是它飞得再高也是要停息的。还有一种鸟像麻雀,飞不高。这些大鹏小鸟虽然飞的高度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有待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最后还是要落下来的。庄子描写了一个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在庄子的书中用寓言的形式写出来了。这就是《逍遥游》中的一个神人。他说有一座山呀,有神人居住,这个神人长得很漂亮,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他不食五谷杂粮,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他能保护万物,不使万物受损害。这种神人在庄子看来他是自由自在的,他是无待的。庄子的“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要驾驭物,而不被物所驾驭。这里的“物”指什么呢?是指现在我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包括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利、地位、名誉、身份。庄子提倡,我要驾驭万物,而不被万物所驾驭。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最大的烦恼与痛苦是纠缠于自我,不能达到无我。所以庄子说这个“逍遥游”是“无待”,“无待”是相对于“有待”而言。

庄子之道:心灵的宁静与思想的解放

庄子智慧

庄子讲的是一种人生哲学不是宗教,主要是提倡一种心灵的修养和自我的宁静,提倡一种人格,提倡一种心灵的超越。庄子在《天道》中明确提出,逍遥游并不遥远,它在于我们心灵的修炼,要保持自己心灵的虚静。什么叫心灵的虚静呢?就是排除万物干扰,达到一种宁静。提倡虚静,不是为了达到一个功利的目的,而是说参照万物,要尊重万物。他说:“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关键是要做到万物不要干扰你的心灵,这个就是虚静的本意和虚静的境地。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就是说你看这个水呀,宁静得不起波澜,人才能在水中照自己的胡须和眉毛。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是水平,木匠打地基不是有水平线吗,庄子说水静了之后才能明,才能有水准。你精神不静的话,你就不能做到明白,所以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西晋有一篇《列子》,里面说了一个故事,说齐国有一个人,早上的时候,来到市场上,当着众人的面,把一个人身上的黄金给抢了。最后被捕快抓住了,官吏审他时问他:“你怎么那么大胆呢”?他说:“取金之时只看见金子,没见到人”。他说抢这个金银财宝的时候,只看到这个金银财宝,没有看到人,那个时候的钱财欲,把人心乱成那个样子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