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治疗湿热病-上焦湿热
2013-12-23阅读:9224 学员编辑 收藏
上焦湿热 上焦湿热是湿热伤人的初起阶段,邪在卫表,阳气为湿所遏,故多恶寒,同时每有身热不扬,伴以头痛身困湿郁之象。孙老认为,这是上焦湿热的重要标志,与寒邪在表之证截然不同。因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故湿热之邪最易侵犯脾胃,初起即使邪尚在表,亦每多兼有胸脘痞闷、舌苔白腻、不欲饮等里湿证候,尤其四肢为太阴之表,肌肉、胸中为阳明之表,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症,四肢倦怠,肌肉烦痛,亦必兼见。

章虚谷云: “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变……今以暑湿所合之邪,故人身阳气旺则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则随湿化而归太阴也。”因此,上焦湿热伤表,有的则表现恶寒无汗,身重头痛胸痞,湿遏卫阳,性近于寒,在治疗方面,须重芳香辛散。芳香可以燥湿,辛散可以透表,庶几湿热之邪当自外解。但只宜微表,不可过汗,以免耗伤阳气。最常用的方剂,当推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紫苏叶、白芷都是芳香燥湿之品,有微发汗、解除恶寒头痛的作用;茯苓、白术、厚朴、半夏、大腹皮功能燥湿利湿,可疗身重胸痞,桔梗开提肺气,而使表湿之邪外出于皮毛。全方共奏表通里和、散邪化湿之功。

如果湿郁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热蒸则液不升而口渴,临床表现以发热比较明显,汗出胸痞,兼见恶寒、 身重、关节疼痛等症。治疗方面,又应利湿泄热,宗“湿宜淡渗,不宜专用燥药”旨,让湿邪淡渗下走,以免郁热上蒸,芩薏苡仁滑石汤加减,,谨避苦燥散湿之剂,而免耗津,变证蜂起。用药如滑。、清水豆卷、茯苓皮、苍术、藿香、白通草、桔梗、鲜荷叶等,淡渗利湿而清热。

此外,对湿热之邪入侵于肺,肃降失司而上逆所致的小儿咳嗽喘促不宁,日轻暮重,胸脘痞塞,口渴而不欲饮之症,又常用葶苈子、炙枇杷叶泻肺降逆,六一散、车前子清热利湿,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治疗湿热病-中焦湿热 下一篇:湿热病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