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应个体化。一般说来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9/L,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并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介于(20~30)×109/L之间,则要视患者临床表现/出血程度及风险而定;血小板小于20×109/L者通常应予治疗。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本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因出血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初始治疗
1、糖皮质激素。
2、重度患者可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二线治疗
1、可供选择的二线治疗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达那唑、长春生物碱、吗替麦考酚酯、CD20单克隆抗体等。
2、脾切除术。
3、国外可使用抗Rh(D)免疫球蛋白。
4、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主要针对原发病。出血严重时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症状,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应用糖皮质激素大多有效,部分患者可行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服药物,出血可自行好转。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一般在感染控制后2~6周血小板可恢复正常,感染引起骨髓抑制者病程迁延较长。对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海绵状血管瘤可采取照射或手术切除治疗。
食疗方:
1、大蒜炖猫肉:
[原料]大蒜10~30g,猫肉100~150g,猪油、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大蒜去皮;猫肉洗净,切成小块,一起放入炖盅内,加清汤、猪油、食盐各适量,隔水炖熟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补血。适宜脾气虚弱型。
[服法]1~2剂/周。连服3~5周。
2、落花生粥:
[原料]粳米30~50g,落花生(不去红衣)、山药各10~15g,百合5~10g,大枣5~10枚。冰糖适量。
[制法]将大枣去核;落花生洗净,捣碎,与粳米、山药片、百合片、大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冰糖调味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祛瘀止血。适宜气不摄血兼血瘀型。
[服法]1剂/d,连服3~5周。
3、红枣肉骨粥:
[原料]猪胫骨(或狗胫骨、羊胫骨、牛胫骨)1根,大枣5~10枚,生姜5~8g,粳米50~100g,葱花、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猪胫骨(或狗胫骨、羊胫骨、牛胫骨)洗净,敲碎;大枣去核,与粳米、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粥熟时加入葱花、食盐、味精调味即可。待温服食。
[功效]益气补血。适宜气不摄血证。
[服法]1剂/d。连服5~7日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