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食用质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体积大、坚硬、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机械性刺激。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少量,可减少胃酸分泌;多餐,可弥补食量之不足。一般每餐不宜过饱,以正常食量的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定时定量对维持胃液分泌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溃疡愈合,提供营养全面的膳食,特别是选用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很有必要。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海鲜,烟酒),不要吃过凉和过硬(尽量少吃大米和油炸食品)的食物。
煮食时,双手接触过未煮熟的食肉类如家禽、鱼等,事前及事後要洗手,用过的器皿及用具宜以热水冲洗,有消毒作用。
新鲜的食物要好好储存;煮食的用具如刀、砧板要经常清洗,并要保持乾爽,以免细菌滋生,成为传播细菌的途径,污染其他食物。(卫生署指出,今次发生染有o-157:h7之碎牛肉,是由於屠夫宰割牛支时曾刺穿肠脏,沾污粪便的屠刀沾上o-157:h7大肠杆菌,没有经过清洗及消毒的刀却继续地宰割,因而污染牛肉。
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必须要冲洗乾净,以防农药未清,吃下致病。
食物必须煮熟透,生或半生熟的食物(如牛肉)容易致病,翻热的食物煮时要不时反转,确保食物热透。
十二指肠炎是指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十二指肠炎的高发人群
1、精神一直紧绷的人
这类人群再加上生活起居、饮食没有规律、食物不干净以及神经功能失调原因,造成十二指肠的抵抗能力降低,加上胃部的分泌胃酸、消化酶等过多,慢慢的腐蚀胃、十二指肠溃疡表面,造成溃疡。
2、好吃烟酒的人
因为人在大量吸烟喝酒时,会导致胃部的胃酸分泌过多,造成胃部的负担,使得胃部表面发生溃疡。
3、特定职业人群
比如汽车司机、长期野外食宿者、高原缺氧工作者、脑力劳动者等。上述人员经常因为生活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兴奋,暴饮暴食,所以较易患十二指肠溃疡。
4、老是吃特定药的人群
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物(如利血平)的人易发生消化性溃疡;长期口服这些药物的人群中,有10 %- 25 %的病人会发生消化性溃疡。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5、有病史的人
有消化性溃疡家族史的人,长期吸烟的人,暴饮暴食或不规律进食的人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多见。
6、生活严重不规律的人
这些人中大多数是白领阶层,每晚加班加点,进餐没规律,或者很少进餐,经常挨饿,并且吃的食物通常是粗糙、过冷、过热,这些刺激性比较大的饮食,浓茶、咖啡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专业尽量也少喝为妙。
十二指肠炎的危害
1、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炎引发溃疡导致出血。所谓的溃疡出血指的是一次出血量在60~100毫升以上的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主要表现有头晕、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若出血过多过快,甚至可危及生命。它约占溃疡病的25%。
2、幽门梗阻
约有10%的十二指肠炎人并发幽门梗阻。梗阻初期,胃内容物排出发生困难,引起反射性胃蠕动增强,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食梗阻障碍。随梗阻程度的加剧,胃肌活动逐渐减弱,因而进人胃内的部分食物停滞。到了晚期,代偿机能不足,肌肉萎缩,蠕动极度微弱,胃形成扩张状态。
3、溃疡穿孔
十二指肠炎引发溃疡导致穿孔,约占15%,有生命危险。临床分急性穿孔与慢性穿孔两种,急性穿孔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慢性穿孔则使胃溃疡逐渐变深,侵蚀浆膜层,穿透胃壁,发生粘连。此后可穿入胰、肝等脏器和组织愈着,成为包裹性穿孔,在临床上不少见,一般不列为并发症。
4、癌变
肠炎引发的溃疡发生癌变多见于年龄较大有慢性溃疡病史的患者,约占溃疡病的2%一5%,青年人亦偶有癌变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变机遇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