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将中药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方法,称熏洗疗法。具有开泄腠理、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风止痒等功效。1、物品准备(1)四肢部位:盆内盛煎好的中药、橡皮单、浴巾。(2)眼部: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煎好的中药)、纱布、镊子、胶布、眼罩。(3)会阴部:坐浴盆内盛煎好的中药,坐浴架、..
阅读:10575时间:2013-12-19
本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小尖刀)、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方法 (1)点刺:(又称速..
阅读:12465时间:2013-12-19
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 (2)操作方法: ①点燃..
阅读:10190时间:2013-12-19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护理上常的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1、毫针刺法 (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
阅读:10624时间:2013-12-19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给药要求:1、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药物..
阅读:9259时间:2013-12-19
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
阅读:9287时间:2013-12-19
情志致病的特点: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
阅读:9252时间:2013-12-19
风寒型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及舌苔薄白等为特点。轻度风寒感冒,有时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便可治愈或缓解。 电吹风疗法 风寒感冒后,用电吹风对准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吹热风,每天数次,每次5分钟,出汗后,感冒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阅读:10554时间:2013-12-19
熬夜上火怎么办? 时下很多年轻人都是经常熬夜的夜猫子,不管是因为晚上要加班,还是说只是为了玩乐,平常晚上两三点才睡那是很正常的事。平常偶尔熬夜一两次还好,如果经常熬夜的话,虚火旺等等的疾病就会很容易就缠上你。如果哪天虚火旺真的就缠上你了,你又该怎么办呢?那你不妨试试中医的方法,..
阅读:9245时间:2013-12-19
这是下午3时,而你肯定拖动。你的身体感觉就像是在运行的天然气汽车。虽然你可能很快会正式工作日结束,你的一天可能并非如此。如果你像大多数女人一样,你做的名单还可能包括以下部分或所有任务:接孩子,做饭,得到了锻炼,监督功课,往往年迈的父母,步行和饲料的狗,猫饲料,赶上了法案,并采取..
阅读:9595时间:2013-12-19
牙买加山茱萸是一种植物原产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州,它的树皮是在数百年传统医学使用。也许最适合其能力来治疗神经痛,偏头痛,焦虑,失眠众所周知,牙买加山茱萸也显示,以减轻肌肉痉挛,咳嗽,炎症。一个已知的毒素,牙买加山茱萸往往是作为中美洲和南美洲和加勒比鱼毒使用。牙买..
阅读:9231时间:2013-12-19
慢性疲劳综合症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殊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方法则可取得明显的疗效,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慢性疲劳综合症(以下简称cfs)是本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个新病种,以中年劳动者尤其是30~40岁女性多见,发病率较高,典型症状有形体严重疲倦、头昏头痛、记忆力衰退、肌肉..
阅读:9224时间:2013-12-19
中医理论认为耳为肾之窍,是“宗脉之所聚”。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说:“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俗话“要想全身少得病,勤揉耳朵与聆听”(听音乐等),是有一定道理的。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提示,耳壳与人体各部存在着一种生理性的内在联系。人患病时,耳壳上的相..
阅读:9602时间:2013-12-19
饮食调护的原则:⑴饮食宜有节;⑵饮食宜适量;⑶饮食宜清淡;⑷饮食宜软硬、冷热相宜;⑸饮食不宜偏食。
阅读:9217时间:2013-12-18
在中医望舌中病理苔色有4种:⑴白苔:主表证,寒证。⑵黄苔:主热证,里证。⑶灰苔:主里证,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⑷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及主寒盛。
阅读:9567时间:2013-12-18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当六气出现反常情况,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袭人体产生疾病,形成致病因素,就称为“六淫”。六淫往往是外感病的致病因素,通称“外邪”。 ..
阅读:10470时间:2013-12-18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类。⑴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为先天之精化所生,藏之于肾,依赖后天之精所养,借三焦通达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与生长。⑵宗气:来源于肺脾,由自然之精气和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司呼吸,以行营血。⑶营..
阅读:9182时间:2013-12-18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情志乃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变化。情志正常有助于机体处于正常状态,适应环境的四时变化,免受邪气侵害。若情志太过,精神内伤,则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病症。 ..
阅读:10582时间:2013-12-18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给药要求 1、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阅读:12458时间:2013-12-18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例如:当护士给某一病人作静脉输液前,按常规解释工作只需询问或协助病人排空大小便,安慰病人不要紧张等。但往往有的病人因多次..
阅读:9203时间:2013-12-18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细致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因而必须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掌握关键的信息。2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进行..
阅读:9245时间:2013-12-18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其诊断范围必须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能解决或缓解的问题。现代医学从健康自理能力方面、营养代谢方面、排泄方面、心理活动方面、活动锻炼方面、睡眠方面、感知能力方面、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归纳出128个..
阅读:10582时间:2013-12-18
“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断,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例如:病人表现神昏烦躁、面色红赤..
阅读:10603时间:2013-12-18
在门诊,常可见顽疮久不收口的小腿溃疡,中医称之为“锁口疮”。我们多采用引血疗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小腿溃疡,多由于小腿静脉曲张,局部血运不良而引发,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有蕴湿,湿阻经络,复感毒邪,湿毒互结,下注小腿,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肌肤失于濡养,刚日么破溃生疮。临..
阅读:12276时间:2013-12-18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49岁,石家庄市某厂职工。入院前13天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外感风寒出现呃逆频频收入院。 主症:呃逆频频、声音宏亮、烦燥不安、口干、口苦、烧心、纳差、恶心呕吐、食入即吐、夜不能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暗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呃逆(郁热阴伤型) 西..
阅读:9196时间:2013-12-18
感冒感冒是常见的、因感受四时之邪气引起的外感病。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或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者则称为"时行感冒"。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行性..
阅读:9581时间:2013-12-18
呕吐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
阅读:9224时间:2013-12-19
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悸动、心慌不宁,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跳三五不齐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甲状腺机能讥进、贫血等病中以心悸心慌为主症时,属本病辨证范畴。 1、 病因病机 多由内伤因素导致心的气、血、阴、阳的亏虚,失调,或血脉瘀阻而造成心中悸动..
阅读:10190时间:2013-12-19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特征。 西医根据黄疸发生的机理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三类,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 1、病因病机 形成..
阅读:10624时间:2013-12-19
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常见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为咳嗽。 1、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肃降则肺气上逆作咳;脾失运..
阅读:10624时间:2013-12-19
中医护理历来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辩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冶”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强调入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辩证施护。通过望,闻..
阅读:9084时间:2013-12-19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是护理文件书写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实行辨证施护的真实记录。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笔者对我院2000年以来书写的护理病历进行抽查、分析,就..
阅读:10449时间:2013-12-19
时代呼唤中医护理 冯运华谈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大量的中医经典古籍中均有..
阅读:12360时间:2013-12-19
清法,亦称清热法。即通过寒凉泄热的方药和措施,使邪热外泄,清除里热证的一种方法。1、应用要点(1)清气分热:适用于邪入气分,里热渐盛,出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烦躁、苔黄,脉洪大或数。代表方为白虎汤。(2)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诸证,如温疫、火毒内痈等。代表方为五味消毒饮、黄..
阅读:9231时间:2013-12-18
吐法亦称涌吐法。是通过呕吐排除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和毒物等有形实邪,以达治疗之目的的一种方法。包括峻吐法、缓吐法和外探法三种。1、应用要点(1)峻吐法:用于体壮邪实,痰食留在胸膈、咽喉之病证。如痰涎壅塞胸膈的癫痫,宿食停留上脘之证。代表方有三圣散、瓜蒂散等。(2)缓吐法..
阅读:10582时间:2013-12-18
下法,亦称泻下法。即通过通便、下积、泻实、逐水,以消除燥屎、积滞、实热及水饮等证的方法。1、应用要点(1)寒下:里实热证,大便燥结,腹胀疼痛,高热烦渴,或积滞生热,腹胀而痛;或肠痈为患,腑气不通;或湿热下痢,里急后重特甚;或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等。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大黄..
阅读:9574时间:2013-12-18
中医常用的治法较多,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的方药之外,还有针灸、刮痧、贴敷、熏洗、割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现论述按辨证论治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及施护。汗法:汗法,亦称解表法。即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表邪随汗而解的治法。1、应用要点(1)解表:通过发散,以..
阅读:9168时间:2013-12-18
预防为主: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
阅读:10596时间:2013-12-18
在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
阅读:12423时间:2013-12-18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兹将我国最早应用的几项中医护理法简述如次。1、最早的针刺和热熨护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为虢太子治疗尸厥的内容:“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
阅读:9224时间:2013-12-18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