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庄子审美生存的思想虽然不具有物质功利的价值,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但它对唤醒人类的自觉意识,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都具有意义。……庄子审美生存的思想虽然不具有物质功利的价值,缺乏..
阅读:9917时间:2015-09-10
小编导读:“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人一直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老子》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名利”是人生活在世界上..
阅读:9896时间:2015-09-10
小编导读:而我这般袖手,也只等待一个不算“长生久视”的时间教会自己不铭记、不执念,而终有一天,可以撒手天下,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回袂远行。……我是有几分面冷心冷之人,解读《老子》时也不愿走温柔敦厚路线。少年时对李聃的印象几乎全部凝集于“骑青牛,过函关..
阅读:9812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围绕儒、道两家是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争论不一,但主要都集中在道家一派,因为纵观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围绕儒、道两家是入世还是出世的问题,争论..
阅读:9784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首次对《庄子》感兴趣还是在初中,那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庄子》中的几个寓言,只觉得庄子的思维实在有趣,总能想到别人不能想、不敢想的东西。于是我买了一 册《庄子》尝试着去读,但少时性躁,毕竟是坐不住的,又加上古文的难懂,最后只把对照的现代文看了一遍了事。高中的时候,在课本中..
阅读:9651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阅读:9623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周的核心论旨在于从作为本原或本体的“无极”,通过阴阳动静变化而推出人以及人的伦理与道德。这便是周濂溪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形上学论证。……“太极”一词,据现存 文..
阅读:9903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有大手笔方有大境界高境界,唯大境界高境界方显大手笔。庄子垂钓,所得也高矣大矣。……两则钓鱼故事一种生命意趣借鱼表达诉求与天地精神往来身心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志存高远欲大有为拯世救民的情怀两则钓鱼故事一种生命意趣《庄子》写了两个钓鱼的故事,十分生动,也十分有名..
阅读:9749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
阅读:9672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谈得上修仙证道。……道教以「重人贵生」为重要特徵,不主张人们离弃社会生活而修道。道教中人始终认为,「..
阅读:9826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个偏僻人物,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个偏僻人物,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金陵十二钗中的其他人,或有毁谤生,或有招人怨;或无病呻吟,或整日..
阅读:9686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
阅读:9679时间:2015-09-02
小编导读:认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人要知道、掌握、运用一项知识、技能,都要经过学习,才由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人和动物的不同除可直立行走外,还在于人的头脑可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改造世界,如..
阅读:10036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子》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阅读:9630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理论与工具,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一部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争论的历史。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理论与工具,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它,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结果。唯物论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人..
阅读:9812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据据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据据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可以说是..
阅读:9903时间:2015-09-06
……◎人生有三大误区◎第一,《道德经》有五个道,分别为知道、学道、悟道、得道、出道。第二,道在哪里?《道德经》讲了一句话,激动人心,深刻非凡,天才无比。道在哪里?道在“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阅读:9637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终有时。留一半清醒,..
阅读:9819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
阅读:9665时间:2015-09-06
小编导读:世界上有些少数民族,他们对美女的看法与我们大不相同。譬如,有一族认为女孩长颈为美,于是,该族小女孩个个戴上颈圈,藉以撑长或拉长脖子。询问时,说:“这样不会疼吗?有的人皮肤都溃烂了!”……世..
阅读:9602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生与死是人类永远猜不破的大谜。道家的创始人却把死和生翻来覆去地思考,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看法既深刻又有趣。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地也主张以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他认为一个人应..
阅读:10043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不做那些违背本性、背离自然意志、束缚心灵和异化人性的事,如儒家所追求的礼制,又如世人所热衷的功名利禄,在老子看来,都是违反自然人性的、使人异化的东西。……老子的“..
阅读:9616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老子认为,世界的生成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指阴阳未分前,宇宙混沌一体;“二”,指宇宙分为阴阳;“三”,即阴、阳、和;所谓“三生万物”,即通过阴阳对立、和合..
阅读:9630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自然界水流花开,鸢飞鱼跃,春华秋实,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老子认为人应该取法天地自然。自然界水流花开,鸢飞鱼跃,春华秋实,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大自然是无意识的,但处处充..
阅读:9735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
阅读:9784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
阅读:9805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人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亲却因难产而死。……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生卒年月无处可考。据说他的母亲感应到天空有一颗大流星人腹,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下老子,母..
阅读:9644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
阅读:9623时间:2015-09-07
小编导读: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
阅读:9707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
阅读:9644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水虽然柔弱,但它..
阅读:9693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车轮中间空无,可以用..
阅读:9714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这一观点,不是老子独创的,《易经》中早就有了。孔子也说过“曲成万物而不遗&r..
阅读:9756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阅读:9791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让现代人看来很荒唐可笑,..
阅读:9777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不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阅读:9840时间:2015-09-08
小编导读:“无为”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无为”是道的体现。但“无为”的含义,未见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初步的体会如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
阅读:9679时间:2015-09-08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老子紧接着提出“早服谓之..
阅读:9714时间:2015-09-09
小编导读: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庄子·外篇&middo..
阅读:9833时间:2015-08-28
小编导读: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
阅读:9665时间: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