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念中学时,我对”老子”所知的只是:姓李名耳,年代比孔子稍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其自然、无为不争、守柔谦让……一,启发我的一句名言念中学时,我对”老子&rdq..
阅读:9714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有人说,庄子因为有了惠子才得以升华,而惠子却因庄子才得以传世。此话一点不假。……有人说,庄子因为有了惠子才得以升华,而惠子却因庄子才得以传世。此话一点不假。庄惠时代正是战国中..
阅读:9791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大道废,有仁义”,意即大道毁坏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大道”是指究竟真实及其运作规律而言,“废”是指被人们遗忘、背弃与毁坏……老子大道废,有仁..
阅读:9910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战争是为了占有和控制----占有他人的物质乃至控制他人的身体……一、战争的起源是贪欲,后果是灾难“息战”是从本源上消洱产生战争的思想根源。战争的起因是什..
阅读:9763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父母对于子女的恩惠,这是一切生物的天性。在自然界里,除了所谓的文明人,任何生物都具有这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慈爱……在国学热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不仅名家学者们发表..
阅读:10113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庄周梦蝶,意指万物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尺度,和一成不变的规矩。自由与超越是可以在精神领域之中达到的……《庄子》一共是33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作,其余..
阅读:9840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我国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它们有共性,亦即有着共同的本质和社会作用;但在教理教义方面,它们之间却有所差异,亦即各有其特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各具特征。..
阅读:9749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或者说如何认识和对待权欲、物欲、名誉地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或者说如何认识和对待权欲、物欲、名誉地位?仁者..
阅读:9945时间:2015-08-25
小编导读: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老子其人在民间被神化了..
阅读:9777时间:2015-08-19
小编导读: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殚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勇气用在逞强好胜上就会遭到诛杀;有忍辱负重、收..
阅读:9749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形态柔软,死后就会变得僵硬。植物生机旺盛时..
阅读:9714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
阅读:9763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
阅读:9847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掌握了自然规律却仍表现得好象一无所知,这是最上乘的做法;明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却自以为全明白了,就会遭致困难..
阅读:9805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庄子提出的第七种人,这是真正的榜样,比那些飞起来的神仙高得多了。但是他在哪里呢?在最平凡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平凡。所以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就在现实世界最平凡中去找。因为“圣人无名..
阅读:9826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庄子告诉我们,人超越升华到这个地步,也只是世俗的解脱而已,还没有达到出世的解脱。下面他引出出世解脱的来了。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阅读:10232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
阅读:9840时间:2015-08-20
小编导读: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现在青年同学要挑起中国文化的重担,就要对中国文字特别留意。近年以来,对同学们的文字教育太差了,差得已经没有办法再革命,因..
阅读:9791时间:2015-08-20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香菇、小菇,有些野生的香菇不叫做香菇,叫小菌类,尤其夏天下大雨以后,阴暗潮湿的地方,第二天一早,看墙边或树根上,都镶了一些白色的小菌,这类由细菌化生的生物..
阅读:9749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能使所..
阅读:9854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他相信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的状态,面对世事的纷纷扰扰,老子提供了一套治疗的妙方即“致虚守静”……【虚与静】以静制动动中取静老子说..
阅读:9777时间:2015-08-21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
阅读:9742时间:2015-08-21
……若想了解道家的道是什么,必须先读《老子》二十五章。老子所用的“道”字,是勉强取名的,其原本意思是说:道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并且是万物的来源。我们无法想象天地万物未有之时的状态,只能肯..
阅读:9896时间:2015-08-21
小编:有生必有死,这是众所皆知的“无常”观点。花开花谢,无庸置疑地是自然界的“无常”生态……有生必有死,这是众所皆知的“无常”观点。花开花谢,无庸置疑地是自然界的“无常”生态。我们必须了解“无常”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阅读:9770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ldqu..
阅读:9728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rdq..
阅读:9721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中国道家易学与医理的研究,是中国文化之宝藏……中国道家易学与医理的研究,是中国文化之宝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医西医及科学界等合并研究,一方面是将中国固有的、伟大的应用哲学加以阐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易学与中国医理究竟《易经》的道理与中国医理有多..
阅读:9756时间:2015-08-21
小编导读: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
阅读:9777时间:2015-08-17
……何谓“无为”?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的表述已明确告诉我们“无为”的反面是“无不为”,“无为”即“不为”,别无他意..
阅读:9805时间:2015-08-18
……道就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道就是你那永恒不变的原始本心;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不是学问,道也不是哲学,更不是宗教。道是彻底地反对迷信的,你只要有一丝毫的迷信,你永远也是不可能见道的。其实得道见性..
阅读:9812时间:2015-08-18
小编导读:清人王先谦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若求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或是首先从厘清其反面的边界切入……对于《庄子》一书,历代俱有文人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解析与诠释。围绕其产生的口舌笔墨之争或能堆出煌煌一巨制:庄子其人?《..
阅读:9875时间:2015-08-18
小编导读:辟谷真相:辟谷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是强行挨饿,是“限食”“服气”而非“绝食”。……辟谷真相:辟谷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是强行挨饿,是“限食”“服气”而非“绝..
阅读:9805时间:2015-08-18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
阅读:9805时间:2015-08-1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经》的&ldqu..
阅读:9833时间:2015-08-18
……美国总统里根跟美国人说,里面就用到老子的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二天看报纸,说《老子》的英文翻译本又卖了好几万本,这些书是没有版权的,是人类共同的智慧财产。那这到底是在讲什么呢?我们看《老子》..
阅读:9742时间:2015-08-18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非吾所谓得也..
阅读:9777时间:2015-08-18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
阅读:9714时间:2015-08-18
小编导读:一个人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散状态,而要做到清心寡欲,不存私念。……一个人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散状态..
阅读:9847时间:2015-08-18
小编导读:,老子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对于这句话,历史上不乏各种解读者,我们在这里不作纯考据学的例证,而是就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于我们的启示作一点浅显的说明,以..
阅读:9763时间:2015-08-19
……对于现代社会忙碌竞争的人来说,心灵的修养,安身立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宝库中,有不少滋养我们心灵的精神食粮。《老子》、《庄子》中有大量的人格修养论、生命境界论的内容,值得我们反..
阅读:9749时间: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