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预防与调护1.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要注意饮食调节,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饮食起居按时、有度。2.对先天不足,或后天病后脾弱失运的患儿,要加强饮食、药物调理,使之早日康复。3.厌食矫治,不可单纯依赖药物。必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贪吃零食、偏食、挑食,饮食不按时等。4.注意少进..
阅读:9462时间:2013-12-24
鉴别诊断:厌食要与食积、疳病、疰夏相鉴别。①食积:为乳食停积中脘所致,除食欲不振,不思乳食外,伴见暖气酸腐,大便酸臭,烦躁多啼,脘腹胀满疼痛等症,有伤食病史。厌食患儿不思进食,所进甚少,故多无腹胀疼痛等症。②疳病:有食欲不振,但亦有食欲亢进或嗜食异物者;其形体明显消瘦,病可涉..
阅读:9224时间:2013-12-24
惊风梅大钊医案——风热动风张某,男,2岁。【现病史】 发热、气粗、咳嗽、烦躁、汗出,经治3天,病情日重。诊见:体温40. 3℃,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惊啼叫,唇红,舌红,苔黄于,指纹紫。【诊断】 高热惊厥(中医:急惊风)。【辨证】 风热动风。【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定..
阅读:9392时间:2013-12-24
汪受传医案——风温邪毒戴某,女,4岁。【初诊日期】 2004年5月20日。【主诉】 发热3天【现病史】 近3天发热,体温最高39. 5℃,西药抗生素(进口头孢曲松)静脉滴注2天,体温持续不降。手足心出现皮疹。【现症】 发热,纳差,口干,大便干燥。【查体】 咽部、手掌心、足心、臀部可见红色..
阅读:9175时间:2013-12-24
汪受传医案——风寒泻姜某,女,l岁。【初诊日期】 1999年12.月20日。【主诉】 发热伴腹泻、咳嗽1天。【现病史】 患儿昨日外出感受风寒,出现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微恶寒,无汗。腹泻,日行5-6次,为稀水便,无黏液及脓血,沫多,臭气不甚。伴咳嗽,少痰,流清涕,纳呆,小便量稍..
阅读:9189时间:2013-12-24
呕吐汪受传医案——脾胃虚寒叶某,女,3岁。【初诊日期】 2000年3月1 5日。【主诉】 呕吐1个月余。【现病史】 呕吐,时作时止1个月余。近日加剧,约1周4-5次,饮食稍有不慎则呕吐,呕出物无酸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l天2次。【查体】 咽不红,扁桃体不肿大,心肺(一),剑突..
阅读:9329时间:2013-12-24
汪受传医案——饮食积滞范某,女,9岁。【初诊日期】 1 999年9月20日。【主诉】 患儿主因间断腹痛6个月,加重3天。【现病史】 患儿于6个月前突发腹痛,呕吐,于外院查尿淀粉酶780U/.L,血白细胞25 X 10,/L,诊为“胰腺炎”,予抗炎治疗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复查尿淀粉酶180U/L..
阅读:9392时间:2013-12-25
口疮辨证论治1.风热乘脾【证候】 以口颊、上腭、牙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为疱疹转为溃疡,周围掀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伴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 本证多为外感引起,外感风热邪毒,内:引脾胃之热,上熏口舌,故发为口疮。火..
阅读:9546时间:2013-12-25
李少川医案——肝气犯胃患儿,男,4岁,1990年4月初诊。近2个月来患儿每于喝水后则呕恶欲吐,继之脐周疼痛,痛时其母轻拍背部,令打个饱嗝或吐口清水而好转。素日纳差,喜暖气,曾就诊于某医院,诊为“胃痉挛”,给予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效果不著,故来院求治于李老。李老详询病..
阅读:9539时间:2013-12-25
1.脾肺气虚【证候】 睡中遗尿,少气懒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力。【辨证】 脾肺气虚,三焦气化不利,膀胱失约,故睡中遗尿。脾肺气虚,输化无,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不能荣心养神濡养肢体,故神倦乏力。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常自..
阅读:9189时间:2013-12-25
汪受传医案——脾虚失健胡某,男,4岁【初诊日期】 2006年10月21日【主诉】 厌恶进食1年【现病史】 患儿长期厌恶进食,每餐进食量少,进食慢,精神可,大便日行,质干。【查体】 形体尚可,心肺(一),舌淡,苔薄白。【诊断】 小儿厌食症(中医:厌食)。【辨证】 脾虚失健。【治法】 调..
阅读:9203时间:2013-12-25
脾胃阴虚【证候】 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偏干,小便色黄,面黄少华,皮肤失润,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辨证】 脾胃阴虚,失于濡润。胃喜润而恶燥,阴虚而胃腑失濡,受纳、腐熟功能失职,因而不思进食;脾胃阴虚,津液不足,致大便偏于,口干欲饮,苔少或花剥;水津不布,致..
阅读:9329时间:2013-12-25
辨证论治脾失健运【证候】 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或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舌苔薄白或白腻。【辨证】 脾胃不和,运化失健。脾气通于口,脾胃不和则口不知味,因而食欲减退,饮食乏味,厌恶进食,食量较同龄正常儿童显著减少。脾失健运,中焦气滞..
阅读:9189时间:2013-12-25
中药能预防及治疗长期糖尿病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两者相较,中西医对于糖尿病各有优缺点,西医的胰岛素能精确地降低血糖,但是,长期使用却不免会有引起肝脏损坏、血糖过低的疑虑,中药对于血糖的降低不如胰岛素精确,但是,对于临床症状的减缓、小儿发育的兼顾以及预防慢性合并症(例如:视网膜病变..
阅读:9364时间:2013-12-25
辨证论治1.肝肾亏损【证候】 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辨证】 肝肾不足,不能荣养筋骨,筋骨牙齿不能按期生长发育,故见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之症。【治法】 补肾填髓,养肝强筋。【主方】 加味六味..
阅读:9336时间:2013-12-24
预后转归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婴幼儿较常见,尤其是新生儿及久病久泻、体质羸弱的乳儿更常见。一般症状轻微,预后良好。严重者,如不及时治疗或停用抗生素,病情可进一步发展,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肠炎、真菌性败血症等。预防与调护1.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宜新鲜、清洁。乳母不宜过食辛..
阅读:9245时间:2013-12-24
生活中时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孩子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或大喊大叫,或又哭又闹,经过大人的抚慰才渐渐恢复平静,这就是夜惊。夜惊会影响孩子的休息,影响他们的健康,家长也免不了跟着担惊受怕。夜惊可以由癫痫症引起,但大部分不是器质病变,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常看见一些孩子愿意蒙头而睡,觉得..
阅读:9252时间:2013-12-24
遗尿亦称“尿床”,是指3-5周岁或以上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发病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病因病机分析遗尿的发病机制虽然主要在于膀胱失于约束,然而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关系。其主要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膀胱虚..
阅读:9371时间:2013-12-24
1.辨病思维(1)诊断要点①舌上、颊内、牙龈,或唇内、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处蔓延,影响吮乳及呼吸。②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③取白屑少许涂片镜检,可见真菌的菌丝及孢子。鹅口疮的诊断,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一般患儿口腔内白屑主要见于舌上、舌边..
阅读:9357时间:2013-12-24
1.肾精薄弱【证候】 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郭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辨证】 本证为胎怯最常见的证型,多见于早产儿,以肾精薄弱,元阳末充为特征。肾主胞胎,主骨,开窍于耳,其华在发,故本证候在形体、肢体、骨骼、耳郭等方面不..
阅读:9280时间:2013-12-24
1.寻常疣(疣目)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手足背、手指、头面部等。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渐扩大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乳头状角质隆起,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顶端刺状,触之坚硬,灰白、灰黄、污褐或正常皮色。初为单个,称母瘊,后可因自身接种,数目增多,称子瘊,一般为二三个,多则十..
阅读:9329时间:2013-12-24
◎桑枝川芎当归洗方【组成】 桑枝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桑寄生10克,土牛膝10克,黄酒10克。【制法】 以上前5味加水煎煮,去渣后兑人黄酒备用。【功效】 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用途】 适用于小儿脊髓灰质炎。【用法】 每天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在瘫痪部位反复擦洗,每天2-3次。◎当归白芷红花酒【..
阅读:9210时间:2013-12-24
本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内治(l)风热痰凝证证候:颈前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咽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若肿块化脓时,加透脓散。(2)肝郁胃热证证候:颈前肿胀疼痛;伴发热,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心悸汗移,口苦口干;..
阅读:9609时间:2013-12-24
胎怯的病因与胎儿在胞宫内所受气血供养形成的生长发育情况密切相关,病变脏腑主要在肾与脾,发病机制为化源未充,涵养不足,肾脾两虚。因肾藏精,为生长发育之本,而先天之精又需赖后天之精不断滋养才得以充实,故而,若胎儿禀受于其母之气血充养不足,则胎萎不长,形成先天肾脾两虚,导致胎怯的发..
阅读:9357时间:2013-12-24
病程观察1.在肾精薄弱证型中,不思乳食加麦芽5g,谷芽5g,砂仁(后下)3g;兼见气虚加黄芪5g,党参5g;肢体不温加制附子3g,鹿茸(研末分冲)O.5g;唇甲青紫加红花3g,桂枝2g。2.在脾肾两虚证型中,呕吐加半夏,干姜易生姜;泄泻加苍术5g,山药5g;腹胀加木香3g,枳壳3g;喉中痰多加半夏3g,川贝母3g..
阅读:9210时间:2013-12-24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史;发病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多为单发。其病情变化可分为三期:初期:初起时关节肿胀不明显,既无皮色改变,仅觉患肢隐隐酸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儿童患者,常在睡眠时痛醒、哭叫。可无明显全身症状。..
阅读:10694时间:2013-12-24
病程观察1.在脾胃虚弱证型中,便溏加苍术5g,煨木香5g,焦山楂IOg;畏寒肢冷加干姜9g,附片9g。若为钩虫所为,则需先驱虫,再予健运脾胃,益气养血。2.在心脾两虚证型中,食少便溏,腹胀者,去熟地黄、当归、白芍,加陈皮6g,木香5g,炒砂仁5g。3.在肝肾阴虚证型中,伴有低热加鳖甲(先煎)lOg,..
阅读:9168时间:2013-12-24
【证候】 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或见发热、面赤唇焦、舌红口干,甚则吐衄、便血、肌肤紫斑。或见精神委靡、手足欠温、舌淡苔薄、指纹淡。【辨证】 断脐后,如脐带结扎过松,可致血溢外出,啼哭时出血加重,静止时稍止。如胎热内蕴,迫血妄行,血循脐带伤口外溢溢,可见脐血鲜红渗泄。脾..
阅读:9364时间:2013-12-24
五迟、五软是一种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五迟指立、发、行、齿、语迟;五软指头项、口、手、足、肌肉软。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西..
阅读:9385时间:2013-12-24
小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本节主要论述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应当审因论治,不属于本证范围。一、诊疗思维病因病机分析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脾寒..
阅读:9343时间:2013-12-24
风疹是感受风热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以轻度发热,咳嗽,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西医学也称风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好发于1-5岁小儿,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本病一般证情较轻,多见邪犯肺卫证,恢复较快,少观并发症,故称之为&l..
阅读:9210时间:2013-12-24
病程观察1.在土虚木亢证型中,阳虚寒盛去桂枝,加制附子9g,肉桂IOg,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5g,肉豆蔻lOlg,乌梅炭IOg,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15g,生龙骨15g,平肝潜阳。2.在脾肾阳虚证型中,抽搐频频加龙齿15g,钩藤15g,平肝息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
阅读:9175时间:2013-12-24
病程观察1.在脾寒气滞证型中,大便溏薄加党参5g,白术5g,茯苓5g,健脾益气;时有惊惕加蝉蛻3g,钩藤5g,,祛风镇惊;哭声微弱,胎禀怯弱,形体赢瘦者,可酌用附子理中汤治之,以温壮元阳。2.在心经积热证型中,大便秘结而烦躁不安者,加生大黄Sg,以泻火除烦;腹部胀满而乳食不化者,加麦芽5g,..
阅读:9378时间:2013-12-24
诊断思维1.辨病思维(1)诊断要点①具有呕吐、腹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等病史。②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手颤动,筋惕肉阴,脉细无力。③具有惊风八候的表现。④根据不同疾病出现的证候,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CT等检查,明确原发疾病..
阅读:9357时间:2013-12-24
外耳道异物常见于小孩,一般的异物有小玩具、豆类、纽扣、石子、纸卷、小的昆虫,医生治耳病时,遗忘的棉花、药块等。外耳道异物的确诊常可引起疼痛、耳鸣或眩晕,较大的异物或谷物遇水后胀大,常有听力减退。如异物未伤及鼓膜和外耳道壁,也可无自觉症状。诊断时一定要与外耳道耵聍或外耳道炎性肿..
阅读:9378时间:2013-12-24
2-3岁以下的小儿常因高烧而抽风。小儿抽风,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应该让病孩躺在床上,解开衣服,免得妨碍呼吸。为了防止抽风咬伤舌头,又不让舌头向后倒,可用布包裹筷子头,放在牙齿之间,并压住舌头,这样可保持呼吸通畅。对抽风严重的小儿,可用指头掐上唇中间的“人中穴”及双眉中间的..
阅读:9343时间:2013-12-24
人到了老年,头发就会渐渐变白,有些年轻人,甚至小孩也会长出许多白头发,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少白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勺呢?头发根部的毛乳头会产生黑色素,头发颜色的深浅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来决定的。黑色素越多,头发的颜色就越深;黑色素越少,发的颜色就越浅;不合黑色素,..
阅读:9364时间:2013-12-24
小儿夏季发热,体温增高,常见口渴喜冷饮,特别喜欢吃冰淇淋、雪糕、冰冻汽水等,但这类冷饮易使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故应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葱、蒜、姜、菜、桂皮、茴香等。可刺激机体,使机体代谢增加,产热增多,导致发热不退、身热、面红等症状的出现,故应忌食..
阅读:9322时间:2013-12-24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人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故《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
阅读:9210时间:2013-12-24
1.风热动风【证候】 起病急骤,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惊风,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辨证】 本证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尤以3岁以下小儿更为常见。一般先见风热表证,很快发作抽搐,持续时间不长,体温常在38. 5℃以上,并多见于体温的上升段,一般一次发热只..
阅读:9301时间:2013-12-24